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网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89 伐左良玉(二)修正版。

第089 伐左良玉(二)修正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尚未成军的两万御营陆师和刘孔昭、赵之龙的京营负责护卫南京,留京的御营军由总教习刘肇基负责统带,听候首辅马士英差遣。

另外亲征大军的军粮供应则交由马士英还有御营镇抚使张煌言一同协调负责,务必保证军粮供应及时。

就在南京君臣紧急调兵遣将的同时,驻守在九江的总督朱大典也正在发动州城百姓们坚壁清野,积极备战。

早在半月前,得了密旨的朱大典就开始有计划的下令修治九江城四壁,编练保甲,动员军民百姓即速完成修筑敌楼,安顿炮座,搬运砖石,配置火油、布置鹿角、铁蒺藜、挖馅军坑,清理护城河、外壕等等防御事宜,到如今左良玉宣布清君侧后,城防已修治的非常牢固。

九江和安庆两座重镇是卡在武昌和南京之间的两个要地,是长江航道上数一数二的军事重镇,左良玉部若想东入南京,必先攻克这两个重镇。

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左良玉携六万大军(战兵三万四左右,剩下的是壮丁力夫)水陆并进,以泰山压顶之势逼近九江。

沿途遇到的村落,一阵扫荡过后,不出意外取得了“全奸”之功,他们不仅杀光了男人,还掳掠了不少妇女,粮食和金银,左军得意之余,又尽焚沿途的屋宇村落,一路上血雨横飞,士民百姓哭喊声不绝。

……

九江城下。

一片又一片黑压压的百姓群如潮水一般漫了过来,百十个维持秩序的城门守卒被冲得东倒西歪,带队的守门把总满头大汗的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跳到城门口旁边的一块大石之上,用力地挥舞着手臂,高声呼喊:“军门大人说了,所有人都可以入城,不要挤,也不用急,叛军还离得远呢!”……

他的呼喊声并没有持续多久便淹没在了百姓们的哭喊声中,听闻叛军即将打到九江,城外不少士民百姓扶老携幼,携带着一些值钱的家什,拼命地向城内涌去,只为挤进这座坚城,保全自身和家人的性命。

九江城地处赣北,处于江、湖、河交汇之位,扼长江与鄱阳湖走廊之咽喉,背靠九岭山,是长江上少有的几座坚城之一,长江两岸若是还有能阻挡叛军扫荡的地方,也只有这里了。

受战乱波及的百姓们的哭嚎哀叫之声,一片一片,升腾而起,清晰地传到了城头,一个眉关紧锁,面色肃穆的老者正凝神立在城门垛口之上,看着城下逃难百姓们的悲惨之状,心情沉重。

他方面阔口,浓眉朗目,穿着布袍,头发罩着一顶网巾,颌下飘着三缕髯须,静默之中,自然的透出了一种威严。

脚步声响,忠武镇乙营参将阎应元持剑急步上城,在老者身后站定,揖身一礼,皱着眉头道:“禀军门,城中粮、面制品价格居高不下,标下已照着您的吩咐,从府库里调了三千石粮来平抑粮面价格,还是收效甚微。显是奸商从中作梗,请军门速速决断!”

“哼!”老者回过头来,原来他就是兵部侍郎,江西总督朱大典。

朱大典看着阎应元,冷声道:“换身常服随老夫下城看看。”

阎应元目光炯炯,抱拳应答,声音低沉有力:“遵令。”

走在街道旁,见路旁一家脚店正热气腾腾地蒸馒头,周围围了不少百姓,垂涎欲滴的看着蒸笼里冒着热气的包子,正踌躇着要不要买。

朱大典一身布衣常服,外貌不显,也没遭到多少额外的关注,他带着阎应元挤进了人群,随口问道:“掌柜的,馒头多少钱一个?”

“三十文一个,员外要多少?”

“怎么是三十文?不是三文钱一个吗?”

“呦,您说的那是左贼造反前的老皇历了,如今城中粮面价格腾贵,这我还赔本赚吆喝呢!”

三十文一个馒头,赶得上平日里一升面的价钱了,这谁吃得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