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网 > 大唐官 > 20.肃政台新人

20.肃政台新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着他跑到宅第乌头门前,崔府的数名奴仆已举着火把,准备侍奉崔宽入朝了,“逸崧,逸崧,快走吧!”崔宽骑在马上,催促着。

这时,崔宽的妻子卢氏来到廊下,出现在云和的身后,训斥说:“霂娘,这高三郎虽然是你的姊夫,可总得避嫌。你个未出阁的,居然帮姊夫缝制衣衫,这算什么啊?”

云和也不抗辩母亲的话,扭头就走,气得卢氏连说这孩子魔怔。

皇城御史台,三院相叠,与其他官署不同的是,御史台的大门是朝北开的,因见不到阳光,故而森森可怖,极有肃杀之感。

入北门后,察院、殿院分居廊柱外的左右房,其上的台院居中,位于廊柱之里。而台院之后最南处,便是御史台会食的食堂。

今日轮到崔宽入大明宫中丞院当直,所以整个御史台由窦参总掌。不过因三院分置,各有差遣职责,故而高岳和其他的监察御史不用特意去拜谒窦参,只需会食时过拜即可。

真正管着高岳的,当然是察院的监察使朱敖,他才是整个察院的头目,被尊称为“院长”。

察院里监察御史固定名额为十五人,先入者为尊,后入者为新人,更不要说李适又在院中安置了包括高岳在内的五名里行,这五位那真的是萌新级别的。

察院分为前后两厅,前面为“都厅”,为监察御史集合场所,后面叫“本厅”,为院长所居处。不过因刚刚堂集,察院院长(监察使)朱敖便端坐在都厅南榻,诸监察御史分列两侧,向院长行礼,接着察院的令史转出,手持名簿挨个唱点。

朱敖面目威严,之前彻查渭南县令隐瞒灾情的就是他,因察院虽然普遍品秩比其他二院低一层,可向来最注重风仪,所掌事务也最为浩繁,故而唱点场面全是严肃,和高岳曾供职的集贤院简直是天壤之别。

“陆九监察,见过院长。”等到令史唱到一名叫“陆贽”的监察御史里行时,一名比高岳还年轻的青衫走出,带着有点软的吴腔,向朱敖行肃礼。

哦,这位就是陆贽陆敬舆,他是个神童,十九岁时就考中进士,然后又登博学鸿词科,当时吏部见他太年轻难以服众,在授官时犯了难,所以暂时把他安置为郑县县尉,在高岳登科次年,陆贽又来应书判拔萃科,再登高第,授渭南县县尉——李适也是在当太子期间就仰慕他的才学,刚刚登基就也把他从渭南县尉的职位上召来,入御史台为监察御史里行。

所以之前高岳去吏部注拟时,令狐峘想让他当渭南县县尉的,可却被董晋阻拦,说这个位子早已是陆九的囊中物了。

陆贽其后便是高岳。

“高姓监察,见过院长。”(唐御史台唱点,如无同姓便报姓,如有同姓则加行第)

“屈高姓监察。”朱敖淡淡地抬手回答说。

接下来,整个察院开始分散忙碌起来——朱敖去台院举事,又有六位去尚书省“分察”六部,四位去巡察太仓、左藏,四位去长安城馆驿巡视(馆驿使)——高岳、陆贽等五位监察御史里行的任务,则是“分察宫城诸司”,即去大明宫巡察各处官司,看看有无什么情况发生。

以前,高岳在集贤院当正字时,每日都要校正典籍,以备御史台分察使检查,谁想今日却成了检查者。

走出察院南廊时,在阳光的照耀下,高岳这才想起来,昨天崔宽对自己嘱咐的话:“逸崧啊你明日去宪台视事,让阿霓(但最后是霂娘经手的)将你的青衫官服做几个补丁出来。”现在他看看几位里行,青衫上果然全缀着形形色色的补丁,有位仁兄更夸张,连衩处的绢布都稀烂的,大腿胯子肉都露出来了。

只有陆贽一人,官服齐整洁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