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郭将军,这正是我的令牌……只是,这个,我是张阳不假,可并不是千户啊……”张阳看到这个郭清如此热情,再加上这些人毕竟是明军,又知道自己是锦衣卫,应该不会对自己不利了,这才有些吞吞吐吐地说。
“哦?!你是弓长张,太阳的阳?”郭清一愣,问道。
“没错。”张阳点了点头。
“你是在莱州城,用天雷,退了杨虎数万大军?”郭清接着问。
“呃……也没错,是我干的。”张阳再次点了点头。
“哈哈哈,那就没有错了,就是张千户你了,怎么,这些姑娘是张千户家眷?”郭清原本有点发僵的笑容,再次变得灿烂起来,他看到都从马车里钻出来的乔铃儿和杏儿,以及从一旁芦苇丛中走出来的辛梓眉,问道。
“呃……算是吧。”张阳第三次点了点头,听见张阳如此承认,乔铃儿不禁俏脸一红。
“黄春景,啧!你还愣着干嘛?!还不派人去给夫人们牵马?!你,你,你们几个,把马让出来!真是不长眼神儿!”郭清一脸不悦地对自己几个手下作色道,然后,转头又对张阳笑着说,“手下都是粗人,不懂事,还望张千户不要见怪,哈哈哈。”
“郭将军客气了,这次郭将军能来救张某于水火,已经是感激不尽了,哪里还敢再有怨言。”张阳一脸诚恳地说道。
“哈哈哈,好说好说,走走走,此处不是说话之地,郭某的营地就在不远处,我们赶紧回营说话!”郭清仍然拉着张阳的手没放,让张阳一阵一阵地不自在。
“对了,郭将军,刚才贵属下用来救我们的东西,难道是地雷?!”张阳终于有功夫把自己刚才的疑问给问了出来。
“地雷?!哦,张千户说的是风火震天雷吧?哈哈哈,我们这东西,虽然不比张千户你的天雷威力大,不过,也很管用吧?黄春景,赶紧的,把风火震天雷拿来给张千户看一看,也让他给我们指点指点。”郭清愣了一下,立即洋洋自得地说。
“是,将军!赶紧把震天雷拿来!”黄春景,在一旁点头哈腰,然后立即吩咐左右,完全没了张阳一开始见到他时的盛气凌人。
不一会儿,两个士兵,便捧着一个有点像榴莲一般的铁疙瘩,放到了张阳的面前,这个东西与其说像地雷,倒是更像张阳以前见过的水雷。
…………
这个地雷倒不是什么前人穿越带来的“高科技”东西,据史料记载,公元1130年,宋军曾经使用“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攻打陕州的金军以重大创伤。
而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和“地雷”一词的出现,是在明代。
据《兵略纂闻》上说:“曾铣作地雷,穴地丈余,柜药于中,以石满覆,更覆以沙,令于地平,伏火于下,系发机于地面,过者贼机,则火坠落发石飞坠杀,敌惊为神。”
明崇祯时候的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也介绍了地雷,并且还绘制了地雷的构造图样,以及制作方法和地雷爆炸时的形状。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记载来看,地雷出现在战场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最迟不晚于明代中叶,也就是正德朝这会儿。
而到明末时期,就已经有了“地雷炸营”、“炸炮”、“无敌地雷炮”等多种地雷武器。
在使用方法上也发明了踏式和拉火式两种。
可见,当时地雷其实已经在全军中普遍使用起来了。
而刚才,黄春景他们用的其实就是拉火式的地雷,张茂的马车一到,然后他们一拉……轰隆。
而据历史学家祝大震先生所著《火箭神火飞鸦的复活》有如下文字:
“明代是中国火药的鼎盛时代,是中国古代武器发展的重要阶段……现存明代火器较多的是铁铳铁炮,记载中神奇的火箭、地雷等则无实物。”
不过,在此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境内就发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
那次出土的地雷为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球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当打开已经锈蚀的小孔时,竟然还有黑色或灰色的火药流出来,其中部分火药呈米粒状。
而这个出土明朝早期地雷的托克托县,在这会儿就叫做东胜州,建在黄河岸边的山梁上,雄踞高地,在军事上起着扼守黄河的重要作用。
当时,东胜州为水旱码头,交通便利,贸易繁荣。
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破后,明军曾在这里与元军发生激战。
托克托出土的地雷应该属当时明军所用的武器。
另外,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
其实,不止现代我们曾经出土明朝的各种火器,就连辫子朝的名臣左宗棠也曾在一明代军火库遗址上挖到了一批地雷和开花弹。
对此,他曾发出叹息:“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已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若此。”而如今,张阳算是真切地体验到了明军使用地雷的战法了,还好,如今的地雷中,装的只是威力并不太大的火药,而不是现代威力巨大的炸药,地雷中似乎也没有装铁片之类的东西,不然,就绝对不是马车被炸起一尺多高的问题了,说不定自己的小命儿都要报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