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网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六十三章 群英荟萃

第六十三章 群英荟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且在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上,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与会人员不准随意接受记者采访,而参加采访的记者一律被告知各新闻单位在会议期间一律不许报道会议具体内容。陆政东能够理解会议的组织者如此要求的良苦用心,毕竟这时候不比新世纪,很多东西必须谨言慎行,避免树大招风,坏了事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这一次会议的与众不同,而陆政东真正向会务组报道之后,才真正发现这一次与会人员的组成绝对是重量级的,与会的有身居国家经济决策中枢的人员,有就任国家官方经济智囊部门的人员,有身处巅峰学术机构的人员,可以说是群英荟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为特殊的人员:最高决策层里面负责经济事务领导人的秘书,级别最高的还有正部级官员,还有像陆政东的老熟人曾怀德这样的有着不同寻常背景的红色子弟,虽然这些人名义上不是职务行为,是个人行为,也是与会的普通一员,但实际上这才是会议的几杆大旗,他们很大程度地代表了某些中央领导的态度,以及一些曾经主管过经济事务老领导的态度,这无疑提升了整个会议的档次。

陆政东对于会议的组织者也是由衷的感到佩服,因为这些会议的发起组织者,聪明巧妙地组合了各种支持力量和资源,把会办得有声有色。

会议的形式也是很新鲜很独特,没有报告,只有讨论,会议分成几个组,把探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所涉及的讨论的题目都必须是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面对的尖锐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议的讨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由于我们有在国务院咨询部门工作的背景,以及一直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重大策略的策划工作,因而有基础拿出一套很有挑战性的各分组讨论课题。这些题目奠定了会议的内容、方向和基础,为会议成功奠定了一块基石。

每个组有核心的人主持会,没有报告,有中心发言,抛砖引玉,大家讨论,去哪个组听都行。

会议开得热火朝天,有共识的时候大家会会心一笑,而又分歧的时候则是火药味儿十足,虽然讨论也有时间,但是真正一讨论起来,往往都不会顾及到时间,从白天到夜里,不停的讨论、争论不休。

但与会的人员丝毫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反而是都显得精神亢奋,非常专注,而且会议的强度远远比寻常的强度高得多,不休息,几乎都是连轴转,即便与会的多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也有不少人都感到很是疲惫,身体都有些吃不消,大会的秘书长甚至累得都吐血了。

大家都显得极为活跃,整个会议都充满着活力,陆政东也很想在这样的场合下会一会曾怀德,但曾怀德在宏观组,和他不是一个组别,没有机会直接进行对话。

陆虽然陆政东年纪尚青,但由于之前入选论文的水平较高,以及具体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也在关于经济结构性改革和政府职能的改革这个课题中做了中心发言,除此之外还以一定的事实依据提出东南亚即将爆发一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并就国内的金融安全风险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会议进行了五天,这期间也就几家报纸就此次会议做了一个标题式的报道,似乎并没有在公众中间引起太高的关注度,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开这么大一个全国性会议,讨论经济改革问题,在体制内肯定是极其引人注目的。知道这次会议一些内幕的各个部门和一些相关的人士都在静观风向,是不是这伙青年人这回要挨批评。

但陆政东却是清楚,会议最后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文件,陆政东相信这些文件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最高决策层的案头,并引起高度重视。

不仅如此,与会的这些人员无疑也会更进一步进入高层的视野,虽然被选中与会的人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中一些同等水平的人论文能够入选,主要取决于论文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陆政东清楚一旦被选中,命运就大不一样了,除了进入高层视野,与会的不少人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而且能够与会的人员通过这样一次盛会,眼界不一样,认识了核心圈的朋友,有渠道了,可以讨论最重要的改革问题,这无疑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而这次会议其效应和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从执着创新;到会后献计献策、变革求进等等,涌现了人才,解放了思想,是对决策层的又一次影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会随着会议内容的逐渐公开必将受到世人之瞩目。

不过,这都需要时间去发酵,在会议才刚刚结束的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显得风平浪静,陆政东既然到了距离浦江很近的地方,自然要去浦江这个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金融中心走上一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