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读书网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转折(11)

第二百三十一章 转折(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和早就已经请辞过的张家玉一起,两个秘书官先是倒退,然后就推门而出。

到了门外,张家玉才出声道:“玄著,你最后还有未尽之言,是什么?”

“是对南都那些大人们的担心。”

对着同僚,张煌言就坦诚的多了:“殿下对东虏十分警惕,谁知道南京那边的大佬们如何是想呢?”

“他们?”张家玉脾气十分倔直,也以敢言闻名,当下一撇嘴,答道:“一个个就想借虏平贼,说来说去都是借虏平贼,巴不得东虏和流贼打一百年才好……其实就是没出息,不敢生事,就想保东南半壁!”

张家玉的话,也算是一针见血了。

因为不管是北伐东虏,还是打流贼,现在的明朝上下都没有什么信心。十七年来,屡战屡败,和东虏是没怎么赢过,十三年后,和流贼也是打一场输一场!

一片石之战,流贼和吴三桂的兵马,也就是大明装备最好,侍遇最优,战斗力最强的关宁兵打了两天,然后才被突然冲出的八旗兵击败……这么一想,这两股强敌,哪一股是好惹的?

最好就是由着这两个祸害去闹,北边和四川关中都丢给他们,就以淮河为界,长江为天险,守着东南半壁仿当初南北朝割据,大伙儿也能过几天安生曰子。

他们倒没想过,古今异同,现在的北方岂是能坐视南方不理的情形?

没有漕运南米,北方的农村或许能勉强维持,西北就只能糜烂,而燕京这样的大都市,如何自存?

而且,不光是一个粮食问题,还有工商贸易,没有南货,就是一个死字。

“他们不过是一厢情愿,”张煌言面色沉郁,咬着牙道:“皇上不动心,谁也翻不过天来!”

…………徐镇平服,高杰从此不再是个麻烦,而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方面大将,孙传庭这一功立的实在不小。

然后是裁撤老弱,去冗将冗兵,把原本已经快六万人的高杰所部裁撤到了三万一千人的规模,同时派李成栋这个大将出镇睢州,名义上倒不是河南省总兵官了,就是睢州镇总兵官。

大明以往是以镇、征、平为将军号,加将军号的总兵官,全国不过八位。

比如云南沐府以黔国公执掌的征南将军号,以此将军号为总兵官,云贵两省的军务,都是归其管辖。

湖广、宣府、大同总兵,俱有将军加号。

这八镇总兵,其实就是大军区的司令,而不加将军号的总兵,可以镇守一路,或是一省,职掌在加号总兵之下。

将军号十分重要,一个平贼将军,就使得左良玉和贺人龙拼了个鸡毛鸭血,到现在这个时候,整个大明有总兵官有五六十个,冗杂不堪,统兵大帅,也已经不以总兵尊贵,而是要加勋爵才能满足。

在这个时空,有朱慈烺在,制住了这些野心勃勃的藩镇,左良玉的伯爵是早就加了,不然的话,这厮哪有这个好运?

现在的局面,就是一省可以有几镇总兵,再分协立营而守,营制精干,责任分明,而以总督管理各地驻防营和标营,不再设加将军号的总兵官,能不设提督,也就不设提督。

明末时节,武臣跋扈,这样的做法,也是一点一滴的把大权从武将手中给收回来。

大明以文制武是做的过份了些,正确的做法是平时就叫总督带兵,确立责任,不使其卸职,而巡抚以民政为主……这样,最少可以避免武臣坐大。至于大的战事,大元帅府亲理,将来没有大元帅府,临时授给提督总兵官一职也是可行的。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平定反乱,整理军政,这些奏报除了送到清江的大元帅府,同时也是不停的送往南京。

通政司已经奉旨裁撤,这个机构只养了一帮闲人,其实全无用处。

各地的公文分入各部,奏报则由内阁分门别类,不是军务或是和军务有关的,能处理的就自行处理,不能的,就贴黄后请旨施行。

军务则入军务处,处理起来,更是方便快捷,军务处的制度原本就是太子亲设,直达方便,十分迅速。

随着钱财渐渐宽裕,军务处下的驿司也是重建起来,每天分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四百里等各种速度,传入或是递出。

象孙传庭在徐镇之事的奏报,就是用的六百里急递,一天功夫,就从徐州送到南京了。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