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征伐09
熊津都督府是大唐在百济旧地建立的五个都督府里最大的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军政要地。
因为熊津都督府所辖的地域正好包括了原百济的都城以及熊津江口等重要的军士据点。
可以说,如果熊津都督府失守,那么在半岛的南北交通就会被完全切断,唐军就会陷入南北夹击的窘境。更可怕的是,熊津府还是贮存粮草的重地,如果失守,在南部的大唐军队就会失去补给,不攻自破!
而被李小九陛下委以重任的熊津都督府大都督王文度,也不是个籍籍无名之辈,他在贞观十九年时就跟着李二陛下远征辽东,当时他以水军行军副总管身份和程名振征一起攻克卑沙城。
其后几次大唐对高句丽的战争中,他都颇有功绩,因功累官至兵部尚书。
而上一次李小九陛下为了剪除留在京城掌管禁军的元老党程知节,故意派其出征西突厥,任葱山道大总管,而给程知节当副手的副总管就是王文度。
葱山道行军本身就是李小九陛下为了调走程知节所设的圈套,副总管王文度便是李小九陛下安插在军中的钉子,为的就是能让程知节犯错。
后来,葱山道军事行动在王文度的干预下,果然失败了,长孙无忌等人定要诛杀延误军机的王文度,还是李小九陛下奋力保住了他的性命,把给自己背了黑锅王文度贬为庶民就罢了……
对于忠心自己的臣子,李小九陛下当然是不会忘记的,这次百济被灭,百事待举,他首先就想起了这员老将来,直接将其起复为左骁卫大将军,领了百济五都督府里最重要的熊津府。
为了不让王文度的工作难做,李小九陛下还特地把与之有些嫌隙的苏定方‘扣留’在了洛阳进修,只让苏定方的副将暂领东明府的军务。
谁知,李小九陛下刚把精选出来治理百济的青年官吏送上去半岛的大船,半岛那边就传来他的心腹干将王文度噩耗,还是被人刺杀致死的!
李小九陛下非常愤怒,当即留把在洛阳的几个政事堂相公和远在长安的小李相公都传唤了过来。
留在洛阳的几位政事堂相公来得比较快,分别是杜正伦、长孙诠和薛元超。
三人之中薛元超的年纪最轻,但出身却是相当不凡,其祖父是隋朝文学泰斗薛道衡,其父薛收在李二陛下为秦王的时候就一直跟随左右,薛元超本人三岁丧父,九岁时承袭父亲的爵位,十六岁时尚了李二陛下的一个侄女和静县主为妻,而他的长子薛曜就是二十三娘的新婚夫婿。
因此,薛氏不但是个书香世家子弟,还是与李小九陛下关系比较近的宗亲。
与长孙诠一样,薛元超在李小九陛下与长孙舅舅对峙的那段时间就果断地选择了投靠皇帝陛下,而他的投诚也让薛氏、韦氏、杜氏等一些世家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使得原本站在长孙舅舅身后的一些小世家,都弃暗投明成了帝党。
于是,李小九陛下投桃报李,把薛元超从御史台拎出来放到了门下省,今年新春,李小九陛下再次下旨,提拔他到了中书省,参知政事。
三人听完百济那边传来的奏报后,好一阵沉默。
杜正伦作为三人之中年纪最长,执政经验最丰富的前辈,首先开口道:“熊津府乃百济五府之首,非老成持重之人不能守之!老臣以为,圣人可命先前剿灭睦州逆贼的归德大将军崔义玄赴熊津为都督……”
杜正伦这建议十分中肯,而他推荐的崔义玄也是李小九陛下和皇后娘子亲手从地方提拔起来的亲信将领,忠心和品性方面都十分可靠,战斗力也十分强大,理论上来说,派此人去镇守熊津府,算是万无一失的!
不过……
“朕记得这崔公今年已经七十有一了吧?”年纪太大了,万一挂在半道上可肿么办?
李小九陛下的顾虑,让想要附议杜正伦的长孙诠和薛元超二人都把原来要说的话都吞了回去。
君臣四人默半晌,薛小相公忽然道:“即便崔公身体无碍,但远赴重洋,所费时日颇久,恐生不测!微臣今日听兵部战报,说是百济偏蔽之处有妖僧道琛、遗臣鬼室福信和匪盗黑齿常之作乱,企图拥立倭国质子扶余丰为王,复国反唐……”
李小九陛下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这战报他也已经看过了。
因为上半岛的唐军人数有限,各都督府在镇守城镇之余,只能派出不多的军队清扫百济的残余反抗势力,这就让一些亲倭国的百济地方势力逐渐纠集成了一支不小的队伍,这些人藏在沿海的小岛上或是南部的山区里,不时骚扰驻扎城镇的唐军,开启了游击战模式……
这是一件令人相当头疼的事。
而王文度的死,很有可能就是这些反唐势力干的!
他们的目的大概就是先弄死熊津府的最高长官,然后趁势反扑,夺取熊津府的控制权!
这种情况下,熊津府那边必须立刻选出一位熟悉情况的官吏代替王文度的工作,如果从长安、洛阳这边派出官员,怕是来不及了!
李小九陛下想了一想,问薛元超道:“如今熊津府的长史是谁?掌管兵马的副将又是哪个?”
薛元超忙一一回答了,但他所说的这两个掌管都督府文武事务的人也是跟着王文度一道空降过去的官员,完全不能控制熊津府的大局。